淺談供水企業管理創新 ● 江西于都縣自來水公司 賴傳君 肖向華 供水企業管理,是指按照客觀經濟規律客觀經濟規律和供水企業生產特點,對供水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使產、供、銷各環節實現相互銜接,密切配合。使人、財、物各因素得到合理組織,充分利用,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滿足社會對用水的需要。供水企業管理創新,就是不斷地根據市場和社會化,重組人才、資本和科技要素,滿足市場需要,同時達到自身的效益目標和社會整體目標實現的過程。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加速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睘楣┧髽I管理創新指明了方向,對于促進供水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管理創新的原則 1.管理創新應堅持以人為本 如何尊重人、愛惜人、發揮人的潛力,在企業管理中必須做到以下五點:一要尊重員工的主體意識,充分肯定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二要著力培育員工的獻身精神和忠誠度;三要不斷激發員工的創新精神;四要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五要構建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2.管理創新是一個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 在新形勢下,科技的迅猛發展,使社會分工愈來愈細,僅靠某個人的知識、經驗、技能及思維能力等都是很有限的,這就對企業管理創新提出了一個客觀要求,即企業作出每項新決策都必須走群眾路線,發揚民主精神,在充分醞釀、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形成,以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3.管理創新就是要讓企業一切行為自覺地服務市場 市場經濟最大程度上是服務經濟,相應地,市場觀念轉變首先是服務思想的轉變,服務思想的轉變體現在管理創新中。在企業管理創新上,要考慮自身管理機制怎樣、管理方式如何,要弄清楚應該怎么干、有什么措施、達到什么預期目標。特別是生產與營銷要緊密地聯系起來,作為供水企業就已知臘子能必須千方百計地滿足用戶的用水需求。 二、管理創新首先要有制度創新的保證 企業制度是企業管理的根本,是企業管理內涵的外在表現形式?,F代企業制度創新是為了實現管理目的,將企業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分配方式、經營觀念等規范化設計與安排的創新活動。制度創新是把思維創新、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活動制度化、規范化,同時又具有引導思維創新、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的功效。它是管理創新的最高層次,是管理創新實現的根本保證。企業制度創新的目的是建立一種更優的制度安排,調整企業中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的權力和利益關系,使企業具有更高的活動效率。 三、管理創新要從組織結構創新入手 組織結構的選擇要講究整體最優、講究高效率、講究調和、減少不必要的層次和摩擦?,F代企業要求組織結構扁平快,既能對內對外做出迅速反應,又能使企業內部工作效率高,從這一意義上講,企業組織結構的優化與變革正是企業不斷適應外部生存環境與降低內部管理成本的過程。 一部分供水企業在長期的運作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模式,即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從工作程序到行為方式、管理方式、思維習慣、價值觀念等方面養成某種內在一致的特定類型狀態。這是長期積淀的結果,這種模式在供水企業不少干部職工中已 根深蒂固。要轉變觀念,首先要打破模式,進行革新,以機制、以制度來促進職工觀念的轉變。 四、管理創新要激發員工的潛力,全員參與 企業的各項工作,不是某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能完成的,要靠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因此,要充分發掘、利用和激發干部職工的創造力與潛能;提高其工作熱情,培養其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發揚協同作戰的團隊精神,建立各種激勵措施和相互配套、相互補充的激勵機制。要尊重職工的個性差異、尊重職工的不同意見、尊重職工的勞動成果,科學、合理設計員工的培訓計劃和職業規劃,讓職工在企業里找到自己成長和發展的空間,做自己喜歡和做得最好的事情。(轉載自《供水節水報》) |